结构性的就业问题是存在的,也需要积极应对,但不能靠总量政策来解决。
1982年的《加恩圣加曼法案》允许银行推出货币市场存款账户(MMDA),在保留活期账户支付功能的同时可按货币市场收益率付息,且无须接受Q条例利率上限管制。一旦企业存款转化为MMF形成趋势,将对银行负债端造成更深远影响。
来自银行账户产品的积极创新延缓了存款向MMF迁移的速度。1973~1986年存款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,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现金资产占比从12%降至8%。中国MMF与利率市场化正在形成积极有效互动 中国第一只MMF产品景顺长城货币成立于2003年10月。再次,负债端的存款分流导致负债成本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初期逐年上升。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引入不受利率管制的新的金融创新产品,这种增量改革式的利率市场化方案可以部分降低市场冲击,也可以激发银行的创新能力,这与中国目前的情况存在相似和可比较之处。
2001年零售MMF占M2的比例达到18.3%的高点,此后逐年下降,2013年12月约5.8%。但也应认识到,MMF产品收益率中包含着风险溢价,其高收益的背后是基金资产负债期限错配、流动性和支付功能打折扣、中央银行不提供最后贷款人保证等一系列风险因素。就业稳步复苏但仍不够积极,劳动力的参与度较低,薪资增长缓慢,影响了消费。
(二)结构调整的基础 尽管国别差异明显,但各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则大体一致,即结构失衡。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一季度爬坡过坎和二季度温和改善的基础上,三季度经济实现了有质的回落,主要经济指标均处在合理区间,表明我国的结构调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,为对世界范围的结构调整发挥出引领作用夯实了基础。另一方面能够拓展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空间,加强其政策效果。但增幅同比回落,显示出当前经济增长乏力对居民收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。
三是烟酒及用品等非食品价格下降。1-9月份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二季度有所回落,但仍保持了稳定快速增长势头。
目前对印度经济影响较大的结构性问题是贸易结构失衡,出口受欧元区经济不振的打击严重。首先,在事权划分上,扩大中央事权、减少地方事权。 适应现阶段我国经济的财政政策选择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中速运行的新常态,国家治理的思路需要适应新常态而做出战略调整。因此,IMF在全面下调经济预期的情况下,维持对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速7.4%和7.1%的预期,折射出对中国经济表现的肯定。
目前,世界范围的结构调整趋势已经逐渐清晰。中国目前正在全面深化改革,结构调整是其内涵之一。事实上,日本当局已经认识到消费税的影响只是表象,经济不景气的本质原因是结构失衡,因此,安倍政府早在6月24日就公布了一揽子经济改革计划新成长战略,内容涵盖产业振兴、增强人才培养、设立战略特区、推动科技创新、拓展国际市场等结构性改革内容。二是中央和各级地方财政分别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。
二是对于中央委托事权尽量上收中央。中西部地区外贸出口保持较强动力,东部省市对外贸易所占比重回落。
第四,应切实减少税收优惠,实现应收尽收,从而不影响税收自动稳定的调节职能最大化地发挥。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,大多数国家实施了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。
事实上,俄罗斯经济最致命的问题就是产业结构单一,对贸易依赖性强,同时,金融体系脆弱,这些结构性问题导致经济抗击打能力较弱。二是以因素法来测算转移支付,要求对因素的选择更为全面,尤其是考虑特殊因素,最大程度地降低因素选择的主观性。为了防止金融危机与扩张政策相互作用下的主权债务危机,很多国家转而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。三是引领世界经济结构调整趋势。日本内阁府已连续两个月下调对该国经济的基本评估,日本央行也已做好推出刺激政策的准备。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.3%,低于前两季度的增长速度。
第一,美国经济增长不均衡隐含着结构性问题。前三季度,我国三次产业增加值之比为:9:44:47,相比2013年第三季度的9:45:46和今年第二季度的7:46:47,表明我国经济结构基本保持稳定。
增速回落存在多重结构性约束:一是我国的全面深化改革面向产业结构、需求结构、供给结构等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。二是第三季度世界经济低速增长,外部需求疲弱的外部环境。
第二步,将存在交叉、重叠问题的财政事权统一整合到财政部门,以对涉及不同部门的同一财政事权进行通盘把握。各级财政事权的划分原则,根据公共服务的层次性进行对中央和地方财政事权进行划分。
让税收工具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有一条路可走,即全面提升税制弹性,以强化税收的自动稳定功能。第二,经济结构保持稳定,投资结构更体现产业结构调整方向。前三季度,延续了我国今年进出口形势逐季好转的趋势,同时,贸易结构也得到了优化。目前,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放缓的预期基本形成,黄金价格则在这种普遍预期下止降回升。
目前,OPEC(石油输出国组织)削减石油产量的压力正日益增加。三季度欧元区经济数据全线走弱,且各国增长情况不均衡,又陷入俄乌冲突的困境,市场预期悲观。
外商投资企业、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,国有企业进出口微降。这就对税收和财政支出这两个政策工具的运用提出较高的要求,需要分别做出安排,以体现上述要求。
其中网络零售、电子商务、信息产品及服务等新型消费占据主流,而房地产、汽车及相关消费低迷。第三,固定资产投资受到结构性影响,地区投资结构优化。
因此,世界范围的结构调整具有较为坚实的国别基础。若要实现世界经济稳步提速,就需要夯实经济增长的基础,面向短期调控且已被用到极致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已经无能为力,只能寄希望于全面的结构性改革。在事权划分清楚的基础上,科学划分财政支出责任并与其事权相适应。目前,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是世界范围的,对于发达国家主要体现在就业、教育、社会保障、主权债务等领域,对于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则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、地区结构、城乡结构以及收入分配、商业环境、地方政府债务等结构性瓶颈。
一是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、减少专项转移支付。其次,在转移支付上,重视结构调整。
第一,经济增长面临复杂的结构性约束,经济增速有质的回落。三季度韩国经济主要依靠外需支撑,目前制造业萎缩、消费者信心低迷的决定性因素是产业结构较为单一、基础设施投资不振等结构性问题。
在多年的宽松的货币政策驱动下,世界经济终于实现了复苏,但由于复苏基础较为脆弱,只能维持低速增长状态。第二,财政支出的任务是实现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目标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